|
文|李梓楠编|鹿鸣一分为五的火币,因为港交所的一纸公告,再次进入投资者的视野。8月27日,据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大股东分别向火币集团董事长李林和裂变资本董事长滕荣松转让73.73%和6.8%的股权,转让完成后火币集团成为桐成控股实际控制人。分析人士认为,本次收购计划或许是火币IPO的预兆,对币圈是重大利好。截至目前,火币官方未对此事做出回应,而港交所尚未发布有关公告,桐成控股仍然处于停牌中。公开信息显示,目前火币集团旗下业务已涵盖“交易所、钱包、投资、HT生态基金、孵化器、矿池、资讯、研究院”八大模块。而此次收购港股上市公司股份是火币在完成生态布局后的又一大举动。“很多朋友在求证,统一回应:以港交所正式公告为准。”8月27日晚间,火币集团董事长李林在朋友圈里表示。耗资6.04亿港元成桐成控股实控人据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李林和滕荣松买入桐成控股的时间为2018年8月21日,李林所购买股份数量约为2.22亿股,腾荣松所购买股份数量约为2045万股。8月22日,桐成控股发布公告,称股票将当日上午9时起短暂停牌,以待刊发有关公告。此外,火币旗下多家公司名称也出现在了该披露页面中,包括Huobi Capital Inc., Huobi Global Limited, Huobi Universal Inc.等。港交所披露的桐成控股股权结构据桐成控股此前收盘价3.08港元及3.01亿股本计算,该公司目前市值总价约为9.26亿港元。本次收购中,李林耗费约为6.04亿港元(约合5.25亿元人民币),滕荣松耗资约5562.4万港元。资料显示,桐成控股总部位于香港,始创于1983年,2016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主营业务是制造电器相关产品及电源、电子产品,包括螺管线圈、电池充电器解决方案及电源、LED照明及其他电子设备。其中,螺管线圈销售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其次是电池充电解决方案及电源。桐成控股中报显示,2018财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额1.61亿港元,同比增长16.7%,净利润为98.60万港元,同比减少54.42%。桐成控股此前股价走势从2015年以来,桐成控股的业绩已经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2015至2017财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320.80万港元、1466.40万港元和519.40万港元。公开信息显示,在经历了2017年9·4的监管风暴洗礼后,火币网开始集团化转型,并进行了全球化战略布局。在随后的将近一年时间里,火币完成了涵盖“交易所、钱包、投资、HT生态基金、孵化器、矿池、资讯、研究院”八大模块的生态布局。而此次收购港股上市公司则吹响了火币进军主流资本市场的号角。从两者的业务来看,桐成控股与火币之间并不存在密集的业务交集,因此,外界普遍将李林收购桐成控股的行为,视为对火币借壳上市的一次铺路。火币副总裁翁晓奇朋友圈截图在7月26日晚的链得得“吐槽大会”上,李林曾就“火币是否有意借壳上市”这一问题表态称,“这只是一个谣言”。他表示,火币核心资产是交易所业务,但现在交易所业务于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完全合规,所以借壳上市从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他也表示,火币不排除在传统的资本市场上市。香港并非避风天堂除嘉楠耘智等正式提交招股书的涉及区块链业务的公司外,火币是第一家尝试“借壳”上市的区块链公司。据业内人士介绍,大陆企业赴港借壳上市的整个流程包含了选定壳公司、进行控股权变更交易以及资产重组等主要环节。大陆企业只有在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进行资产注入后,才算成功完成借壳上市,获得上市平台的融资渠道。“借壳上市”在港股市场被称为“反向收购”。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显示,当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24个月内,控制人向上市公司累计注入资产的资产比率、代价比率、盈利比率、收益比例,和股本比率任一指标高于100%,都将被认定为反向收购,以IPO申请的标准进行审批。同时,香港联交所保留自由裁量权。这就意味着,如果火币之后未完成资产注入或港交所不批准,则火币就仅是港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而已。在2017年9月4日ICO禁令到来前,火币已经上演分身术,一分为五,包括火币全球专业站,火币韩国,火币中国,火币钱包,货币全球美元站。其中,火币中国将转型为区块链垂直领域的专业综合资讯及研究服务平台,火币韩国和火币全球美元站将继续提供当地法币对数字货币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尚可以通过火币全球站进行数字货币交易。但从8月21日以来,部分区块链自媒体大号遭封禁、叫停承办代币融资活动、银保监会发文警示等消息的到来,虚拟货币交易的生存空间继续遭到挤压。同时也有消息称,下一步监管机构将对服务器设在境外,但实质面向境内居民提供交易服务的124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加强监测,实时封堵。与大陆相比,虚拟货币在香港的生存空间略微宽松,但也并不乐观。2017年9月5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就曾发布《有关首次代币发行的声明》。香港的相关监管机构在该声明中称,在ICO中发售的数字代币如代表一家公司的股权或所有权权益,便有可能被视为“股份”;如数字代币的用途是订立或确认由发行人借取的债务,便有可能被视为“债权凭证”。2018年3月19日,香港证监会叫停了Black Cell进行的首次代币发行,理由是涉及无牌经营。到目前为止,火币对此事并未作出官方回应。“很多朋友在求证,统一回应:以港交所正式公告为准。”8月27日晚间,火币集团董事长李林在朋友圈里表示。 |
|